杭嘉携手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合作典范
风起帆正悬。杭嘉一体化合作先行区提出一年来,嘉兴与杭州的共建互联动作频频……
嘉兴市政府与浙江大学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长三角智慧绿洲、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等平台,为嘉兴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注入创新动能;海宁与余杭实现营业执照异地办理,两地政务服务“同城化”加速;杭海城际铁路施工历时三年多,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享有杭州、上海两大都市圈叠加优势的嘉兴,在百舸争流的区域竞争格局中,加速“接沪融杭”,将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首位战略,加快杭嘉一体化先行区建设,努力打造长三角城市群、杭州湾北岸强劲活跃的璀璨明珠。
共建 大交通一体化“互联圈”
2020年是杭海城际铁路项目建设决胜之年,2021年将建成通车。截至9月底,全线实现“桥通”“洞通”“轨通”,地下车站完成98.8%,机电工程完成79.41%。
2016年,杭海城际铁路的建设,让“不是杭州,就在杭州”从口号变为现实。如今,俯瞰整个杭嘉湖地区,区域间的交通路网已如毛细血管般,延伸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深处,并从“互联互通”走向“快联快通”。
4月15日,杭州下沙至海宁长安铁路、水乡旅游线、铁路杭州萧山机场站枢纽及接线工程3个项目列入《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委托同步开展《海宁市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规划研究》,力争杭州下沙至长安城际、杭州至海宁城际衔接杭州地铁快线项目纳入杭州国土空间规划,目前初稿已基本完成。
海宁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印发《杭海新区交通融杭专项规划》,做好江东三路建设相关配合工作,争取长安镇(高新区)全域纳入“杭州三环”环线内,加快杭海城际轻轨、海宁港区、海宁至桐乡高速联络线等项目建设。
同样在“接沪融杭”战略上深耕的桐乡,交通融杭的步伐也不甘落后。去年6月,桐乡西部的临杭大道建成通车,拉近了桐乡与杭州的物理距离,成为开启“深度融杭”的新引擎;之后,融杭经济区挂牌成立,开启桐乡西部崛起、杭嘉一体化发展的新起点。
眼下,杭平申线航道四改三工程项目、京杭运河三级航道整治工程桐乡段、钱江通道北接线建设工程、320国道桐乡凤鸣至大麻段改建工程等项目稳步推进。杭申线航道扩建工程项目和浙北集装箱通道项目前期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共促 产业链一体化“生态圈”
当前,杭州产业转型升级、要素成本上升驱使部分市场主体外溢,海宁、桐乡纷纷主动承接产业的转移,大力发展装备制造、大数据、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具备与杭州错位发展、携手共赢的基础条件,促进了两地产业的联动,加快形成开放型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今年6月23日,桐乡市委副书记、市长于会游专门就融杭经济区的发展主持召开市长现场办公会议,一系列关于国土空间规划、重点项目推进、交通道路改造提升等“卡脖子”难题被一一摆上桌面,并确定了解决方案。
依托融杭经济区这一产业平台,桐乡产业发展形势轰轰烈烈。“目前,南阳先导区征地已经启动,占地84亩、总投资5.35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园开工建设;计划总投资10.5亿元的啄云科技高速智能安检机项目正在办理供地前期手续;乌镇大数据产业园被列入浙江省自贸试验区嘉兴联动创新区4大片区之一……”桐乡市融杭经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地处杭海新区核心区域的海宁许村,其产业融杭目标显得更加宏大——打造“浙江数字经济第三极”。去年10月,海宁市与浙大网新、浙江省数字经济学会签订合作协议,三方共同建设“杭海数字新城”。
今年以来,一场接一场的杭州数字企业专场对接会在许村召开,许村就区位优势、产业发展、招商政策向企业抛出“橄榄枝”。“前期,已有12家区块链企业也已经与杭海新区开展对接,共谋杭海数字新城和区块链产业发展。”许村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共享 公共服务一体化“同城圈”
今年9月,海宁与杭州余杭区、钱塘新区探索长三角一体化“跨区域通办”模式,实现三地企业群众异地办事“最多跑一次”。
政务服务的日趋便捷,归根结底,离不开嘉兴、杭州两地间经济社会人口往来的日益密切。
海宁长安镇(高新区)与杭州下沙接壤,许多当地的企业高管、核心骨干人员住在杭州。今年疫情期间,为提高两地的通行效率,杭州与海宁联合推出“杭州钱塘新区与海宁市长安镇(高新区)往来人员互认”通行证,第一时间为复工复产保驾护航;其后,桐乡与余杭、德清、南浔三地政府也协商一致,推出跨行政区域流动人员通行证,竭力降低疫情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在教育上,海宁积极争取引入杭州优质教育资源,促成长安镇中心小学和杭州夏衍小学达成结对意向;在医疗上,浙江省人民医院与桐乡市一院将远程超声机器人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评估,成为全国首例;在文旅推广上,嘉兴不断增强在杭州的宣传推广力度,提升周边游客知晓度……
据悉,下一步,嘉兴将充分发挥联席会议作用,围绕打造省内一体化合作先行区的要求,加快推进一批嘉湖、杭嘉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年度重大项目,推动区域合作高质量发展,谱写协同发展新篇章。